三氧化二砷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和随访

被引:29
作者
周晋
孟然
王艳
杨宝峰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
关键词
砷剂; 白血病,粒细胞,急性; 分次缓慢给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71 [急性白血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评价三氧化二砷 (As2 O3 )的两种给药方法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并随访了分别应用As2 O3 两种给药方法治疗的APL 96例 ,试验组 4 8例 ,按 0 16mg/kg计算每例患者As2 O3 的日治疗总量 ,分 2次加 5 %的葡萄糖液 2 5 0ml稀释 ,缓慢静脉滴注 ,每分钟 8滴 ,2次给药间隔 2~ 3h ;对照组 4 8例 ,按常规给药 0 16mg/kg计算As2 O3日治疗总量 ,每日用药 1次 ,2h完成。分别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砷浓度 ,并随访治疗后 6个月中的复发率和砷蓄积情况。结果 连续用药 2 8d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93 8% ,对照组为 83 3%。血砷促凋亡有效浓度在 0 2mg/L以上的持续时间分别为试验组 18 4h± 3 3h ,对照组 9 4h± 1 6h。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分别为 2 6 4d± 2 0d和 35 7d± 4 8d。随访 6个月两组骨髓抑制和复发率均未发现有差异。结论 分次缓慢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轻 ,并可缩短APL的完全缓解的时间 ,提高缓解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白血病治疗学.[M].陆道培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2]   静脉滴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J].
倪建华 ;
陈国强 ;
沈志祥 ;
李秀松 ;
刘海卫 ;
黄燕婷 ;
方智雯 ;
陈赛娟 ;
王振义 ;
陈竺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7, (05)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