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述评

被引:11
作者
王波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后殖民批评; 混杂性; 文化身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混杂性理论是霍米·巴巴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本文详细探讨了混杂性的理论基础: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然后阐释了混杂性与文化身份的密切关系,并指出了它的主要应用范围。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代,混杂性理论必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起到更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生安锋.北京语言大学.2004, 04
[2]   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 [J].
杨中举 .
当代外国文学, 2007, (01) :88-94
[3]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J].
王宁 .
外国文学, 2002, (06) :48-55
[4]   文学翻译与杂合 [J].
韩子满 .
中国翻译, 2002, (02) :53-57
[5]  
后现代主义之后.[M].王宁著;.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6]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