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取向与实质——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二

被引:13
作者
赵彦春
机构
[1] 四川外语学院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认识论; 方法论; 证伪;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9.05.009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认知语言学(CL)颠覆客观主义哲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而提出了相反的假说。本文认为CL的研究取向值得肯定,但由于它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掏空了先验,瓦解了本质,对语言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本文对CL的立论基础和相关命题进行质疑和证伪,试图表明:语义与句法属于不同的模块,两者不是决定关系,进而认为基于体验论的种种假设也需要接受演绎逻辑的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先验与本质的缺失——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一 [J].
赵彦春 .
外语学刊, 2007, (06) :27-34
[2]   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 [J].
袁毓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1) :183-198
[3]  
认知语言学探索[M]. 重庆出版社 , 王寅, 2005
[4]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赵艳芳著, 2001
[5]  
Foundations ofCognitive Grammar,Volume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 .2 Langacker,R. StandfordUniversity Press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