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解读

被引:28
作者
蒋英州 [1 ]
叶娟丽 [2 ]
机构
[1] 重庆行政学院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软实力; 维度; 向度; 子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从目前来看,中国学术界对软实力的相关认识与研究问题上,可能存在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的误解与滥用,进而分解出一些软实力的子概念。对奈的一些相关论著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奈赋予了软实力的政治、国家与道德三个维度以及外向与内向、现实与未来四个向度,也会发现他并没有延伸出软实力的一些子概念。这说明软实力的子概念并不符合奈的思想。而对软实力的误用与滥用可能会致使作为一种国家软性合力的软实力支离破碎,导致它的国家战略地位的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论军事软实力视野下的中国军事外交 [J].
汪红伟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2) :238-241
[2]  
软实力:大国崛起方程式 “国家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报道[J]. 乃风,孔琳.国际公关. 2007(02)
[3]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J].
陈玉刚 .
国际观察, 2007, (02) :36-42+59
[4]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 [J].
门洪华 .
国际观察 , 2007, (02) :15-26
[5]   “大国热”冷思考:软实力致胜 [J].
张剑荆 .
人民论坛, 2007, (01) :20-23
[6]   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 [J].
王希 .
国际新闻界, 2000, (01) :5-8
[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N]. 中国改革报. 2008 (006)
[8]  
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唐晋, 2008
[9]  
中国[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门洪华, 2007
[10]  
文化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占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