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造山过程的多期演化:以西大别为例

被引:14
作者
吴元保 [1 ,2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陆碰撞造山带; 古特提斯洋; 榴辉岩相变质;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石炭纪; 三叠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是汇聚板块边缘的重要特征,其形成和演化大多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以西大别为例,利用锆石成因矿物学、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特点等,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对造山带的多期演化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制约.结果得到,浒湾地区洋壳的形成时间约为400~430Ma,稍晚于北秦岭与华北的碰撞时间,可能是碰撞后扬子板块北缘伸展作用形成的边缘盆地.浒湾地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约310Ma的石炭纪,浒湾地区洋壳初始抬升时间约为270Ma.新县和红安地区榴辉岩的原岩时代和性质与大别-苏鲁其他地体一致,超高压变质作用也发生在中三叠纪,并经历了多阶段的抬升作用过程,应该是大别-苏鲁造山带的西延部分.因此,秦岭-大别-苏鲁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段复合型造山带,其聚合过程可能持续了200Ma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815 / 18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8, (18) :2129-2152
[2]   俯冲陆壳内部的拆离和超高压岩石的多板片差异折返: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 [J].
刘贻灿 ;
李曙光 .
科学通报, 2008, (18) :2153-2165
[3]   桐柏-大别山南缘的志留纪A型花岗岩类:SHRIMP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马昌前 ;
佘振兵 ;
许聘 ;
王琳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00-1110
[4]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5]   秦岭发现金刚石:横贯中国中部巨型超高压变质带新证据及古生代和中生代两期深俯冲作用的识别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裴先治 ;
史仁灯 ;
吴才来 ;
张建新 ;
李海兵 ;
孟繁聪 ;
戎合 .
地质学报, 2002, (04) :484-495
[6]   大别山英山和熊店榴辉岩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 [J].
高山 ;
凌文黎 ;
NealJ.Mc Naughton ;
张本仁 ;
张国伟 ;
张泽明 ;
钟增球 ;
索书田 .
地球科学, 2002, (05) :558-564
[7]   大别山西部熊店加里东期榴辉岩锆石离子探针测年 [J].
简平 ;
刘敦一 ;
杨巍然 ;
I. S. Williams .
科学通报, 2000, (19) :2090-2093
[8]   河南桐柏地区榴辉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魏春景 ;
吴玉新 ;
倪云燕 ;
陈斌 ;
王式光 .
科学通报, 1999, (17) :1882-1885
[9]   大别山西部熊店加里东期榴辉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证据 [J].
简平 ;
杨巍然 ;
李志昌 ;
周慧芳 .
地质学报, 1997, (02) :133-141
[10]   北秦岭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 [J].
胡能高 ;
杨家喜 ;
赵东林 .
矿物学报, 1996, (04) :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