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对浙东先锋村青年农民精英治村实践的考察

被引:43
作者
赵晓峰
林辉煌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富人治村; 社会吸纳机制; 政治排斥功能; 权力结构网络; 民主政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浙东先锋村的个案说明,富人在治村实践中通过构筑公共权力结构网络吸纳了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分层中的精英群体,并通过个人魅力型权威形象的塑造和深具村落道义伦理文化支撑的治理技术的运用,以营造道义合法性形象的方式,将村庄里的弱势群体吸纳进当政的民意合法性根基当中。然而,富人在培育社会吸纳机制以夯实民意合法性根基的过程中,无形之间却为普通村民参与村庄政治树立了经济实力、道义伦理和社会活动力三大门槛,从而将村庄的绝大多数人排除到了公共权力结构网络之外。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政治社会学.[M].毛寿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3]   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兼论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的变异逻辑 [J].
赵晓峰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1 (03) :45-49
[4]   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三层结构——赣南版石镇调查 [J].
陈柏峰 .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01) :168-173
[5]   治理村庄:农村新兴经济精英的社会责任——以浙江省永康市的私营企业主治村为例 [J].
卢福营 .
社会科学, 2008, (12) :55-6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