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

被引:107
作者
刘方 [1 ,2 ]
王世杰 [2 ]
罗海波 [1 ]
刘元生 [1 ]
刘鸿雁 [3 ]
机构
[1] 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教育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喀斯特; 森林生态系统; 小生境; 土壤性质; 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贵州南部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小生境的土壤进行调查及采样分析,探讨喀斯特微地貌的土壤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小生境地表微形态和微地貌空间变异的影响下,石坑、石沟、石缝、石洞和土面的土壤分布及其性质出现明显的水平空间变异。石洞土壤砂粒含量、>5 mm团聚体数量、容重明显高于石坑、石沟、石缝和土面的土壤,而<1 mm团聚体数量、通气孔隙度及腐殖酸、全氮、全磷、有效氮的含量则相反;石坑土壤<1 mm团聚体数量、通气孔隙度及有机碳、腐殖酸、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锌的含量显著高于石洞、石沟、石缝和土面的土壤,而黏粒含量、>5 mm团聚体数量、容重则明显低于土面、石沟和石缝的土壤;石沟土壤的黏粒含量显著低于土面和石缝的土壤,而<1 mm团聚体数量及有机碳、腐殖酸、全氮的含量则相反;石缝土壤有机碳、有效钾的含量明显低于土面、石沟的土壤。初步将喀斯特微地貌的土壤类型分为石洞型、石缝型、土面-石沟型和石坑型,其中土面-石沟型土壤分布最多,其次为石缝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 [J].
赵中秋 ;
后立胜 ;
蔡运龙 .
地学前缘, 2006, (03) :185-189
[2]   贵州岩溶土壤形成及其可持续利用 [J].
周运超 ;
周习会 ;
周玮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 (05) :47-53
[3]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J].
刘方 ;
王世杰 ;
刘元生 ;
何腾兵 ;
罗海波 ;
龙健 .
生态学报, 2005, (03) :639-644
[4]   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的植物多样性与更新 [J].
龙翠玲 ;
余世孝 ;
熊志斌 ;
魏鲁明 .
生物多样性, 2005, (01) :43-50
[5]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J].
龙健 ;
李娟 ;
江新荣 ;
黄昌勇 .
土壤学报, 2004, (04) :597-602
[6]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土壤学报, 2004, (02) :196-202
[7]   我国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保护利用——以西南地区茂兰、木论、弄岗典型喀斯特森林区为例 [J].
周游游 ;
黎树式 ;
黄天放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7
[8]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7-44
[9]   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1999, (04) :3-12
[10]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及其形成 [J].
张美良,邓自强 .
贵州工学院学报, 1994, (01) :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