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高山、半山和川区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多核率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阳
康振生
李振岐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夏孢子多核率; 异核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天水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对小麦条锈菌变异的影响,对采自天水地区高山、半山、川区的感病品种上的条锈菌夏孢子进行了染核观察。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多核率以高山区最多(0.55%),半山区次之(0.50%),川区最少(0.42%)。选取8个夏孢子多核率高于1%的菌系,在高感品种铭贤169上分别进行继代培养,测定供试菌系每代夏孢子的多核率。有些夏孢子多核率下降较快,如97-33等3个菌系,有些夏孢子多核率下降较慢,如97-44等5个菌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试论陇东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J].
曹宏 ;
兰志先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3) :144-147
[2]   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J].
李振岐 ;
王美楠 ;
贾明贵 ;
陆和平 ;
商鸿生 ;
康振生 ;
杨世发 ;
孙淑梅 ;
史延春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0-14
[3]   小麦条锈菌异核新菌系的筛选及核游离试验研究 [J].
康振生 ;
李振岐 ;
商鸿生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2) :101-105
[4]   小麦锈病组织荧光染色技术 [J].
康振生 ;
商鸿生 ;
李振歧 .
植物保护, 1993, (02) :27-27
[5]   小麦条锈菌异核作用产生的一新菌系 [J].
康振生 ;
李振岐 ;
商鸿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1) :97-99
[6]   小麦叶内锈菌细胞核荧光染色方法 [J].
康振生 ;
李振岐 ;
商鸿生 ;
J.Chong ;
R.Rohringer ;
W.Kim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S1) :54-57
[7]   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的进展 [J].
汪可宁 ;
谢水仙 ;
刘孝坤 ;
吴立人 ;
王剑雄 ;
陈杨林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2) :1-8
[8]   关于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初步探讨 [J].
李振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3) :83-92
[9]   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J].
李振岐 .
中国农业科学, 1980, (03) :72-77
[10]   甘肃地区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规律的初步研究 [J].
王吉庆 ;
陆家兴 ;
刘守俭 ;
戴书琨 ;
刘汝祯 .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