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适宜生态需水位研究——以星子站水位为例

被引:10
作者
刘惠英 [1 ,2 ]
王永文 [1 ]
关兴中 [3 ]
机构
[1]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学院
[2]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江西省水文局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适宜生态需水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鄱阳湖水位频变的实际情况,以星子站水位为例,利用生态水文法对鄱阳湖湿地的适宜生态需水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1953—1973年、1956—2000年、2006—2010年期间鄱阳湖水位和一些代表物种如白鹤和芦苇的生长、分布及变化规律,表明(1)针对鄱阳湖湿地水位剧烈变化的特征,将适宜水位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进行研究更为合理;(2)在丰水期以12~15 m作为适宜水位,枯水期以11~14 m作为适宜水位,作为关键时段的4月和10月适宜水位一定要得到保证;(3)水位条件变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鄱阳湖湿地植物的带状分布,但水位变化直接决定各种物种的数量及生物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鄱阳湖区发展芦苇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J].
时强 ;
曹昀 ;
张聃 ;
胡红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 (04) :538-540
[2]   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重要性分区 [J].
谢冬明 ;
邓红兵 ;
王丹寅 ;
田野 .
湖泊科学, 2011, 23 (01) :136-142
[3]   鄱阳湖水位变化对候鸟栖息地的影响 [J].
刘成林 ;
谭胤静 ;
林联盛 ;
陶海南 ;
谭晦如 .
湖泊科学, 2011, 23 (01) :129-135
[4]   鄱阳湖越冬白鹤觅食地特征分析 [J].
孙志勇 ;
黄晓凤 .
动物学杂志, 2010, 45 (06) :46-52
[5]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J].
肖复明 ;
张学玲 ;
蔡海生 .
人民长江, 2010, 41 (19) :56-59+87
[6]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与分析 [J].
陈敏建 ;
王立群 ;
丰华丽 ;
戴向前 ;
黄昌硕 ;
王高旭 .
生态学报, 2008, (06) :2887-2893
[7]   松辽流域湿地生态水文结构与需水分析 [J].
王立群 ;
陈敏建 ;
戴向前 ;
丰华丽 ;
王高旭 ;
黄昌硕 .
生态学报, 2008, (06) :2894-2899
[8]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揭二龙 ;
李小军 ;
刘士余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3) :500-503
[9]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J].
赵翔 ;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33-1040
[10]   近50年鄱阳湖形态和水情的变化及其与围垦的关系 [J].
闵骞 .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