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52
作者
周启星 [1 ]
王美娥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理效应; 分子毒理; 生物标记物; 污染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土壤生态毒理学是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土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是土壤生态毒理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从土壤重金属污染胁迫、有机污染胁迫以及复合污染的联合胁迫三个方面,概述了土壤污染所致的生态毒理效应最新研究进展;在理论剖析种群水平上污染土壤的分子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种与污染土壤生态毒理效应有关的生物标记物,论述了污染土壤生态毒理分子诊断的基本原理、意义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动态给予了分析;最后,对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镉-砷污染苜蓿的联合效应及机理的研究 [J].
周启星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4, (01) :81-87
[12]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J].
王新 ;
梁仁禄 ;
周启星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2) :41-44
[13]   植物对镉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J].
荆红梅 ;
郑海雷 ;
赵中秋 ;
张春光 .
生态学报, 2001, (12) :2125-2130
[14]   除草剂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 [J].
黄河 ;
熊治廷 ;
刘杰 ;
Abdraha mane Bah .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 (03) :282-284+288
[15]   甲胺磷、乙草胺和铜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J].
梁继东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593-596
[16]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J].
郭观林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823-828
[17]   乙草胺铜离子复合污染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著细菌群落的影响 [J].
张倩茹 ;
周启星 ;
张惠文 ;
陈锡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326-332
[18]   植物镉积累和耐性差异研究进展 [J].
李彦娥 ;
赵秀兰 .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 (03) :53-56
[19]   乙草胺、甲胺磷及组合对农田黑土细菌种群生长及多样性的毒性效应 [J].
张惠文 ;
周启星 ;
张倩茹 ;
张成刚 .
环境科学, 2004, (04) :143-148
[20]   镉-豆磺隆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与品质的胁迫 [J].
金彩霞 ;
周启星 ;
王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16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