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永超
焦树林
黄福卫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旱灾; 脆弱性; 主成分分析法; 喀斯特地区;
D O I
10.16614/j.cnki.issn1004-5570.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基于SPSS19.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即承灾体因子、孕灾环境因子和致灾因子,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方式,对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排序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同时,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具有显著的梯度差异,其中云南和贵州归为同一类,广西和四川为同一类,重庆单独为一类;而且受灾严重的地区多具有山地面积大,地形结构复杂,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等特征,导致这些地区的地表水难以储存,且工程性缺水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DEA的中国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J].
裴欢 ;
王晓妍 ;
房世峰 .
灾害学, 2015, 30 (02) :64-69
[2]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J].
汪霞 ;
汪磊 .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41 (20) :165-169
[3]   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旱灾研究 [J].
张慧慧 ;
赵景波 ;
孟万忠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8) :132-137
[4]   西南省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以2010年西南旱灾为例 [J].
汪霞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0 (05) :26-30
[5]   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制与化解路径 [J].
程静 ;
王群 .
改革与战略, 2012, 28 (01) :99-101+170
[6]   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可变模糊分析法 [J].
邱林 ;
王文川 ;
陈守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2) (S2) :61-65
[7]   天津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区划研究 [J].
杜晓燕 ;
黄岁樑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5) :138-145
[8]   基于熵值法的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J].
武玉艳 ;
葛兆帅 ;
蒲英磊 ;
刘光启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4) :1681-1682+1762
[9]   农业旱灾及其指标系统研究 [J].
何艳芬 ;
张柏 ;
刘志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5) :239-244
[10]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