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富集水体养分及其农田施用研究

被引:20
作者
盛婧
郑建初
陈留根
朱普平
薛新红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水葫芦; 富营养化水体; 养分; 有机肥;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自然水体养殖及农田施用试验方法,对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的N、P、K吸收能力及其在农田施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试验条件下,水葫芦对N、P、K的富集系数分别达到N6641倍、P16667倍、K6560倍,42d对N、P、K的吸收量可高达40.57、6.95和81.14g·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水葫芦处理(等量的N、P投入)的土壤速效N除了苗期显著降低外,其他各时期无显著差异,而速效P和速效K从苗期开始一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施用水葫芦可促进土壤速效P、K的增加。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应适当增加前中期氮肥施用水平。采用水葫芦控制性种养既可实现养分在水体与农田间的循环,还可减少农田化肥的施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19 / 21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J].
唐静杰 ;
周青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 34 (02) :24-27
[2]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 [J].
胡萍 ;
周青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04) :447-451
[3]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水生植被的净化效应与组合系统净化效果 [J].
陈进军 ;
郑翀 ;
郑少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10) :2029-2035
[4]   江苏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措施分析 [J].
万晓红 ;
王海芹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03) :69-71
[5]   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J].
郑建初 ;
常志州 ;
陈留根 ;
朱普平 ;
盛婧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03) :247-250
[6]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14-1018
[7]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J].
王允青 ;
郭熙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607-610
[8]   不同氮肥配施方法下稻草还田短期效应研究 [J].
彭娜 ;
王凯荣 ;
王开峰 ;
谢小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4) :64-67
[9]   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净化试验研究 [J].
童昌华 ;
杨肖娥 ;
濮培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447-1450
[1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ediation by Three Floating Aquatic Macrophytes in Greenhouse-Based Laboratory-Scale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J] . Robert F. Polomski,Milton D. Taylor,Douglas G. Bielenberg,William C. Bridges,Stephen J. Klaine,Ted Whitwell.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