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5
作者
樊向伟 [1 ,2 ]
肖仙桃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科研产出高峰期; 科研创造峰值; 研究模型; 威布尔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逻辑多项式回归; 两步认知模型;
D O 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5.05.016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目的 /意义]对科研产出高峰期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方向及研究重点。[方法/过程]总结现有科研创造峰值和科研创造峰值年龄概念,进一步提出科研产出高峰期的概念;对几种研究模型,如威布尔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两步认知模型等进行剖析,总结优缺点。[结果 /结论]当前研究模型在数据统计及处理误差和科研产出衡量指标的选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是科研产出衡量指标构建、数据处理误差克服、产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科研创造峰值年龄变化规律研究——以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得主为例 [J].
门伟莉 ;
张志强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8) :1152-1159
[2]   科学发现年龄定律的再探讨 [J].
周爱民 .
科技视界, 2012, (11) :88-89+141
[3]   基于学科引文的文献生命周期模型探析 [J].
王素丽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03) :37-41
[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创造峰值年龄研究 [J].
吴晓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6) :655-658
[5]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研究 [J].
陈其荣 .
河池学院学报, 2009, 29 (03) :1-7
[6]   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年龄分析 [J].
刘俊婉 ;
金碧辉 .
科研管理, 2009, 30 (03) :96-103+123
[7]   年龄结构分析对科技人才工作的管理学意义 [J].
李和风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04) :292-296
[8]   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 [J].
姜莹 ;
韩伯棠 ;
张平淡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7) :22-23
[9]   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 [J].
岳洪江 ;
张琳 ;
梁立明 .
科研管理, 2002, (06) :100-106
[10]   对80年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及思考 [J].
夏水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3) :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