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栾川过渡带及其两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
作者
胡健民
张维吉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地质构造研究所
关键词
华北地台南缘; 洛南—栾川过渡带; 北秦岭造山带; 火山岩; 地球化学;
D O I
10.19814/j.jese.1990.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过渡带的南北界线大体为铁炉子—黑河断裂和石门—马超营断裂,称之为洛南—栾川过渡带。本文通过对熊耳群、栾川群大红口组和宽坪群下部火山岩的造岩元素、微量元素扣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中晚元古时期,在华北地台南缘、洛南—栾川过渡带及北秦岭造山带上存在着三条不同性质的裂谷,它们分别为大陆内部裂谷、近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裂谷和弧后盆地拉张裂谷,从而也表明当时洛南—栾川过渡带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及地壳性质就已介于南北两大构造单元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陕西洛南—河南栾川地区碱钙性火山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维吉 ;
李育敬 ;
周青山 .
陕西地质, 1987, (02) :1-12+116
[2]   东秦岭蛇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孙勇 .
科学通报, 1987, (21) :1654-1655
[3]   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构造关系初探 [J].
胡德祥 ;
邓清禄 ;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7, (05) :477-486
[4]   东秦岭“开”“合”史 [J].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7, (05) :487-493
[5]   熊耳群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贾承造 .
河南地质, 1985, (02) :39-43
[6]   东秦岭汤河—二郎坪—刘山崖—马畈蛇绿岩套 [J].
林潜龙 ;
符光宏 ;
张建军 ;
张建军 .
河南地质, 1984, (02) :45-55
[7]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附视频 [J].
孙枢 ;
从柏林 ;
李继亮 .
地质科学, 1981, (04) :314-322
[8]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其演化[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