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安乐
王娇娟
陈朝辉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5.04.033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代灰飞虱5月25日左右迁飞进入玉米田叮咬吸吮玉米汁液传毒感病是玉米发生粗缩病的根本原因。利用杀虫剂严格选择喷药时期(5月23~27日)杀虫防毒对防治玉米粗缩病十分有效。选择抗病品种或调节播期均不失为防治玉米粗缩病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特性的遗传基础及轮回选择效应研究 [J].
王安乐 ;
赵德发 ;
陈朝辉 ;
王娇娟 ;
邵新胜 ;
魏国英 .
玉米科学, 2000, (01) :80-82
[2]   玉米粗缩病(MRDV)及其综合防治 [J].
李常保 ;
宋建成 .
玉米科学, 1999, (02) :76-78
[3]   玉米自交系材料抗粗缩病鉴定筛选初报 [J].
王安乐 ;
陈朝辉 ;
邵新胜 ;
卫国英 .
玉米科学, 1998, (04) :66-67
[4]   网棚控制灰飞虱传毒感病鉴定法 [J].
王安乐 ;
王娇娟 ;
陈朝辉 ;
邵新胜 ;
卫国英 .
山西农业科学, 1998, (02) :68-69
[5]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粗缩病性鉴定与分析 [J].
刘志增,池书敏,宋占权,陈景堂,孟义江 .
玉米科学, 1996, (04)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