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采煤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22
作者
孙学阳 [1 ,2 ]
梁倩文 [1 ]
苗霖田 [2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生态环境保护; 导水断裂带; 开采方法;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7.01.009
中图分类号
TD823 [地下开采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现保水采煤的目标是煤矿区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了系统归纳保水煤采技术的研究成果,促进保水采煤技术的发展,在查阅了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保水采煤理论及开采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并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保水采煤目标的核心是根据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开采上限及适宜的开采方式控制生态水位。研究主采煤层覆岩结构空间组合特征,确定水、煤、岩等在三维空间内组合形态,在此基础上提高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精度,是保水采煤技术研究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1]  
Disturbance of mining operations to a deep underground workshop[J] . Charlie C. Li.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incorporat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Research . 2005 (1)
[12]   主关键层结构稳定性对导水裂隙演化的影响研究 [J].
王晓振 ;
许家林 ;
朱卫兵 .
煤炭学报, 2012, 37 (04) :606-612
[13]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62-769
[14]   基于UDEC的浅埋煤层表土层与主关键层对地表沉陷的耦合效应分析 [J].
官凯 ;
董涛 ;
贾金龙 .
煤矿安全, 2012, 43 (03) :161-163
[15]   大采深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研究 [J].
施龙青 ;
辛恒奇 ;
翟培合 ;
李守春 ;
刘同彬 ;
闫勇 ;
卫文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2, (01) :37-41
[16]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J].
范立民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0 (05) :667-671
[17]   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突水机理与防治研究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3) :333-339
[18]   “钻孔双端封堵测漏”法在采煤工作面裂高测试中的应用 [J].
鲍井龙 ;
杨从文 ;
王继安 .
煤炭技术, 2011, 30 (04) :77-78
[19]   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移动与裂隙分布特征 [J].
范钢伟 ;
张东升 ;
马立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 (02) :196-201
[20]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J].
黄庆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62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