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不应遭遇“深谴责”

被引:18
作者
董一凡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关键词
浅阅读; 深谴责; 社会文化; 有效形式; 智力;
D O I
10.13663/j.cnki.lj.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G792 [读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文摘"浅阅读"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当代阅读的有效形式之一;它对人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浅阅读"本身不具有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属性,不存在所谓的严重危害。对读者的"浅阅读"现象,我们应持欢迎的态度,并认真研究其行为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阅读资源多元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J].
贺巷超 ;
秦金聚 .
现代情报 , 2008, (07) :40-43
[2]   “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J].
杨红 .
图书馆, 2008, (02) :93-94
[3]   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 [J].
李劲 .
图书馆学研究, 2008, (04) :79-81+75
[4]   高校图书馆应担负引导大学生“深阅读”的职责 [J].
罗志尧 ;
周群芳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62-65+80
[5]   浅阅读时代的图书馆 [J].
徐才明 .
图书馆杂志, 2007, (11) :91-92
[6]   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新进展 [J].
王余光 ;
许欢 .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5, (02) :1-6+82
[7]   关于阅读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J].
王余光 ;
汪琴 .
图书情报知识 , 2004, (05) :3-7
[8]  
阅读史[M]. 商务印书馆 ,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AlbertoManguel)著, 2002
[9]  
中国读书大辞典[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王余光,徐雁主编, 1993
[10]  
快速阅读法教程[M]. 中国商业出版社 , 王学贤,尹炎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