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地区长期施肥双季稻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变化特征

被引:4
作者
余喜初
黄庆海
李大明
徐小林
叶会财
陈明
机构
[1]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农业部鄱阳湖区红壤耕地质量与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 净碳汇效应; 土壤固碳能力; 年际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江西省红壤所长期施肥红壤水稻土双季稻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施肥年限作物的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测定数据,结合调查获得的生态系统物质和管理投入资料,估算了不同施肥处理双季稻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和经济效益,并比较了不同施肥年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强为-8.78 tC.hm-2.a-1,不施肥处理的净碳汇效应最弱为-4.86 tC.hm-2.a-1,加倍施加化肥虽提高了系统的净碳汇效应,但是作用不显著;不同施肥年限,相同施肥条件农田的作物固碳量和净碳汇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土壤固碳量变化显著,施加有机肥可以维持和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平均达到0.41 tC.hm-.2a-1,在追求更高作物固碳量同时,提高和维持土壤的固碳能力也是提高农田碳汇效应的有效途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平均经济效益为17 568 CNY.hm-.2a-1,也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适当施加有机肥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还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实现低碳、高值农业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31 / 10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彭华
    纪雄辉
    刘昭兵
    石丽红
    田发祥
    李洪顺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 2526 - 2532
  • [2] 红壤丘陵双季稻稻田农田生态系统不同施肥下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
    李洁静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 2520 - 2525
  • [3] 太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油菜轮作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J]. 李洁静,潘根兴,张旭辉,费庆华,李志鹏,周萍,郑聚锋,邱多生.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 [4]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袁颖红
    李辉信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樊后保
    [J]. 土壤, 2008, (02) : 237 - 242
  • [5]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韩冰
    王效科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612 - 619
  • [6] 不同施肥对水稻土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以太湖地区黄泥土肥料长期试验为例
    潘根兴
    周萍
    张旭辉
    李恋卿
    郑聚锋
    邱多生
    储秋华
    [J]. 生态学报, 2006, (11) : 3704 - 3710
  • [7] 不同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许信旺
    潘根兴
    侯鹏程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 195 - 198+202
  • [8]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储量和作物固定碳的影响
    孟磊
    蔡祖聪
    丁维新
    [J]. 土壤学报, 2005, (05) : 67 - 74
  • [9] The potential of world cropland soils to sequester C and mitigate the greenhouse effect[J] . R. Lal,J.P. Bruc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