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逻辑及实践方式

被引:3
作者
罗生全 [1 ,2 ]
杨馨洁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教师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逻辑; 实践方式;
D O I
10.16222/j.cnki.cte.2023.02.016
中图分类号
G6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师教育现代化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同时需要应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对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以及完成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变,和加快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时代任务。深度认识教师教育现代化,有必要廓清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范畴,再进一步追问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逻辑。教师教育的现代化逻辑由内部生成逻辑与外部赋能逻辑两部分构成,内部生成逻辑自顶向下贯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道—法—术—器”四个层级,“道”是教师教育价值理念,“法”为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现代化体系;“术”为过程性的教师教育评价方法;“器”为优质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同时,教师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可持续性的资源投入以及现代化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分别构成了教师教育现代化外部赋能逻辑的逻辑原点、关键支撑和质量驱动。据此,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实践需要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建构、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协同联动实现机制和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评估反馈体系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31]  
冯建军, 著.教育学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2]  
谢安邦, 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33]  
冯建军等, 著.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4]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