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一年豫皖黄泛之灾与社会应对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业新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道光; 黄河; 灾赈; 社会应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3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841年,黄河发生了持续8个月的南泛,河南、安徽受灾严重。面对这场近200年来罕见之灾,社会上下各有应对。道光帝自灾害发生之日起,就对水情、灾情予以关注,谕令河督、豫抚伺机堵口,并通过济民粮物、以工代赈、蠲免税赋等手段,赈恤灾民。河督、豫抚和皖抚等官员,虽从其职守出发,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然而受专制制度的制约和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影响,其行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且迟缓、低效;与应对洪患本身相比,朝廷和各级官吏更为关切的是,灾民潜在的对政府统治的威胁。因此,有关应对基本着眼于安定社会秩序、维护专制制度。另外,受长期灾荒、区域社会发展滞缓的掣肘,除个别地方外,泛区内士绅阶层缺乏足够的参与社会事务能力,在应对灾害方面,没有起到引人关注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论道光朝河政 [J].
郑师渠 .
历史档案, 1996, (02) :88-94
[3]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M].陈业新;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汴梁水灾纪略.[M].(清)痛定思痛居士著;李景文;王守忠;李湍波点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灾荒与饥馑.[M].李文海;周 源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  
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水利电力部水管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中华书局.1988,
[8]  
李星沅日记.[M].(清)李星沅 著.中华书局.1987,
[9]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地图出版社.1981,
[10]  
鸦片战争.[M].齐思和等编;中国史学会编辑;.神州国光社.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