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亮根 [1 ]
杜虹 [1 ]
陈伟洲 [2 ]
黄显兵 [1 ]
郑兵 [1 ]
曹会彬 [2 ]
机构
[1]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
[2]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深澳湾; 种类组成; 丰度;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汕头深澳湾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深澳湾共有浮游植物64属178种。其中硅藻为最大的优势类群,共57属154种,占总种数的86.03%;甲藻5属23种;其它浮游植物类群2属2种。2007年和2008年浮游植物总丰度年均值分别为5.47×10~7 cells·m-3和2.26×10~8 cells·m-3。周年变动模式为单峰型(2007年和2008年的高峰分别位于7月和8月)。2007年和2008年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范围分别是0.435~2.490、0.118~0.825和0.211~2.632、0.059~0.820,且夏季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是最低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该湾的全年优势种,其2007年和2008年优势指数与优势度年均值分别是55.17%、0.489与68.65%、0.652。中肋骨条藻的绝对占优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使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发生机率大大增加。深澳湾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水文、营养盐、滤食生物的摄食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2005年7月台湾海峡西南部海域的上升流与冲淡水观测 [J].
陈照章 ;
胡建宇 ;
朱佳 ;
孙振宇 .
热带海洋学报, 2008, (04) :19-22
[2]   厦门海域浮游植物夏季赤潮期间分布变异的多元分析 [J].
杨清良 ;
林更铭 .
生态学报, 2007, (02) :465-476
[3]   台湾海峡小型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J].
林更铭 ;
杨清良 .
生物多样性, 2007, (01) :31-45
[4]   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J].
孙翠慈 ;
王友绍 ;
孙松 ;
张凤琴 .
生态学报, 2006, (12) :3948-3958
[5]   台湾海峡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 [J].
李少菁 ;
黄加祺 ;
郭东晖 ;
许振祖 ;
陈钢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S2) :24-31
[6]   考洲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J].
李纯厚 ;
林钦 ;
蔡文贵 ;
贾晓平 ;
甘居利 ;
王增焕 ;
戴明 .
水产学报, 2005, (03) :379-385
[7]   2001—2002年粤东柘林湾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J].
杜虹 ;
黄长江 ;
陈善文 ;
朱琳 ;
张瑜斌 ;
董巧香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04-617
[8]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Ⅱ. 类群组成、生长速率及其影响因子 [J].
黄邦钦 ;
洪华生 ;
林学举 ;
欧林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6) :99-105
[9]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Ⅰ.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 [J].
黄邦钦 ;
洪华生 ;
林学举 ;
陈纪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4) :72-82
[10]   江蓠对赤潮消亡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 [J].
汤坤贤 ;
袁东星 ;
林泗彬 ;
林亚森 ;
游秀萍 ;
沈东煜 ;
陈敏儿 ;
洪万树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2)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