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势”与“控势”:环境抗争中农村精英的辩证法

被引:10
作者
陈涛
李素霞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造势; 控势; 海洋溢油; 环境抗争; 农村精英;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4.01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农村精英的资源动员能力及其人生经历促使其成为环境抗争的领导者,而环境抗争走向依赖于他们的"造势"与"控势"能力。农村精英通过问题化、促进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和借助时势等"造势"策略,扩大了事件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为防止体制外行为和政治风险,他们通过弱组织化、理性化和踩线而不越线等策略进行"控势"。因此,农村精英在环境抗争中扮演着社会减震器作用。政府部门需要认识到农村精英在环境抗争中的正功能,并主动与其建立对话机制。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利益受损者的环境维权机制,也可从根本上维系社会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抗争性政治.[M].于建嵘; 著.人民出版社.2010,
[2]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M].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编.海洋出版社.2007,
[3]   环境抗争中的怨恨心理研究 [J].
陈涛 ;
王兰平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2) :43-52
[4]   农村环境自力救济及其出路 [J].
邓可祝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3) :16-23
[5]   “维稳压力”与“去污名化”——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 [J].
陈涛 ;
李素霞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1) :94-103
[6]   蓬莱19-3溢油事件中渔民环境抗争的路径分析 [J].
唐国建 ;
吴娜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1) :104-114
[7]   权变抗争:农民维权行动的一个解释框架——以生态危机为主要分析语境 [J].
王军洋 .
社会科学, 2013, (11) :16-27
[9]   “问题化”逻辑:弱势群体抗争行动的一种解释 [J].
韦长伟 .
理论与改革, 2011, (05) :97-100
[10]   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 [J].
董海军 .
社会, 2010, 30 (05) :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