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情况及其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20
作者
林佩贤
黄宝添
李思贝
傅珮珊
张晓莹
蔡丽顺
刘宛灵
陈薇玲
陈青山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知信行;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9 [];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评价讲座、上课教育方式的即时效果及长期多方式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该校大学生进行讲座、上课及长期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讲座、上课及长期干预后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有所改善,长期干预后安全套的使用率增加,但其他相关危险行为没有明显改变。58.7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34.63%的大学生对学校的艾滋病宣教满意,认为学校宣教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学生参与太少(34.91%)、干预方式单调乏味(30.68%)和干预内容少、力度不够(27.19%)。[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短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即时效果较明显,但多方式长期干预的效果尚不足。为获得良好的宣教效果,应注意干预的持续性和反复性。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应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结合多种途径持续、深入地开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495 / 349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广州2所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J].
曾琳娜 ;
廖碧珠 ;
靳利军 .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07) :646-647
[2]   流动人口多种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的干预效果及知识遗忘的研究 [J].
陈潇潇 ;
卫平民 ;
黄明豪 ;
李小宁 ;
浦跃朴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2) :397-400
[3]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J].
张涛 .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8) :1015-1018
[4]   浙江某地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 [J].
丛黎明 ;
马瞧勤 ;
许国章 ;
潘晓红 ;
余飞颖 ;
张丹丹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7) :533-535
[5]   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曲成毅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5) :309-310
[6]   采用双向指标评价公众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 [J].
徐缓 ;
贾中华 ;
郭际东 ;
徐正田 ;
马玉忠 ;
何景琳 ;
许华 ;
李立明 .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03) :8-11
[7]   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J].
曾毅 .
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1) :30-32
[8]   长沙市部分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J].
郑煜煌 ;
易露茜 ;
杨旭 ;
赖力英 ;
周华英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6) :515-518
[9]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J].
王莹 ;
姜戈 ;
商晓娟 ;
孙家媛 ;
肖梅 ;
郝丹娜 .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09)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