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新桥铜-金矿床的He、Ar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11
作者
王彦斌
曾普胜
李延河
蒙义峰
杨竹森
田世洪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He和Ar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新桥; 铜陵; 安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安徽铜陵新桥铜 金矿床层状矿体和块状矿体的黄铁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He、Ar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N(40Ar)/N(36Ar)≈238~293,N(3He)/N(4He)≈1 03~1 23Ra,与大气饱和水(包括大气降水和海水)的特征值N(3He)/N(4He)=1Ra,N(40Ar)/N(36Ar)=295 5非常接近,表明成矿流体含大气降水和海水,这与野外地质特征也相符合,反映了成矿流体来自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过程,这一认识为该区铜 金矿床可能的海底热液喷流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曾普胜
    蒙义峰
    杨竹森
    裴荣富
    王训诚
    [J]. 矿床地质, 2004, (03) : 334 - 343
  • [2] 贵州遵义中南村黑色岩系黄铁矿的成分标型与成因探讨
    佟景贵
    李胜荣
    肖启云
    李祯
    闫柏琨
    [J]. 现代地质, 2004, (01) : 41 - 47
  • [3] 大西洋中脊TAG热浪区硫化物中流体包裹体的He-Ne-Ar同位素组成
    曾志刚
    秦蕴珊
    翟世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 628 - 633
  • [4] 云南白牛厂矿区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成矿流体系统
    陈学明
    邓军
    白金刚
    沈崇辉
    [J]. 现代地质, 2000, (02) : 173 - 178
  • [5]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顾连兴
    徐克勤
    [J]. 地质学报, 1986, (02) : 176 - 188+218
  • [6] 铜官山铜矿床新类型矿体的发现及矿床成因模式——兼论其与区域铜矿复合模式的关系
    杨兵
    王之田
    [J]. 矿床地质, 1985, (04)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