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

被引:377
作者
张朝枝 [1 ,2 ]
朱敏敏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旅游; 内涵; 挑战; 路径;
D O 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0.011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120203 ;
摘要
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使"文旅融合"成为热词,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历时性反思却比较缺乏,进而影响了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完整理解。文章基于对文化和旅游关系演变的历时性梳理,分析了文化和旅游关系的起源、发展与提升及其相应阶段可能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文化的身份意义和旅游者追求身份认同使文化具有吸引物属性,建构文化的身份认同与集体记忆增强其吸引物属性并使之成为旅游资源,是践行文旅融合的第一层次路径,但也可能会面临关于文化工具性的批判。通过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提升文化的展示水平,是增强旅游者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践行文旅融合的第二层次路径,但因此而引起的文化商品化往往被批判为旅游导致文化衰落。文化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商业化与产业链延伸是践行文旅融合的第三层次路径,但也可能导致过度商业化与文化体验失真的批判。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J].
毕绪龙 .
旅游学刊, 2019, 34 (04) :9-10
[2]  
文化和旅游:多视角的透视[J]. 宋瑞.旅游学刊. 2019(04)
[3]   文化和旅游关系刍论:幸福的视角 [J].
徐金海 .
旅游学刊, 2019, 34 (04) :3-5
[4]   从国家政策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J].
宋子千 .
旅游学刊, 2019, 34 (04) :5-7
[5]   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 [J].
张朝枝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12) :162-166
[6]   故宫的雪:官方微博传播路径与旅游吸引物建构研究 [J].
周欣琪 ;
郝小斐 .
旅游学刊, 2018, 33 (10) :51-62
[7]   文化景观对建构地方集体记忆的影响——以徽州呈坎古村为例 [J].
孔翔 ;
卓方勇 .
地理科学, 2017, 37 (01) :110-117
[8]   记忆、物质性与旅游 [J].
麦夏兰 ;
兰婕 ;
田蕾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9) :1-7
[9]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J].
李美云 ;
黄斌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 26 (03) :92-97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怀旧现象及地理学研究视角 [J].
李凡 ;
黄维 .
人文地理, 2012, 27 (03) :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