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山东半岛暴雪成因及多尺度信息特征

被引:15
作者
姜俊玲 [1 ]
魏鸣 [2 ]
康浩 [2 ]
张雪冬 [1 ]
机构
[1] 烟台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冷流降雪; 海陆温差; 丘陵地形; 海岸锋; 雷达回波特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0.03.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特大雪灾作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这次的冷流降雪归因于前期气温和海温偏高、冷空气势力偏强引起的海陆温差大、半岛北面临海的丘陵地形以及海岸锋等因素,地面自动站、雷达、卫星等多种尺度的特征信息清楚地揭示了其结构和演变。利用改进的简化伴随模式,对12月6日的烟台单站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了三维风场反演,结果表明,海陆热力差异和山脉对于向岸风的摩擦辐合作用形成了中尺度海岸锋,它引起了低层浅对流的产生。高空补充弱冷空气和降雪的潜热释放进一步激发了垂直上升运动,使对流活动发展加强,引起强降雪。当高空弱冷空气引起的系统性辐合上升运动与低层海岸线附近的海岸锋引起的中尺度辐合上升运动叠加时,降雪特别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山东半岛一次强冷流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J].
林曲凤 ;
吴增茂 ;
梁玉海 ;
朱先德 ;
苏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908-914
[2]   一次强降雨过程的简化伴随模式风场反演 [J].
石燕 ;
冯晋勤 ;
魏鸣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533-539
[3]   2003年春季江淮一次暴雪过程的模拟研究 [J].
杨柳 ;
苗春生 ;
寿绍文 ;
黎中菊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379-384
[4]   “2003.3”辽宁暴雪及其中尺度系统发展和演变 [J].
刘宁微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129-135
[5]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J].
胡中明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05-110
[6]   初春暴雪过程的多普勒速度特征分析 [J].
薛龑波 ;
闫丽凤 ;
王家芬 .
山东气象, 2004, (03) :6-8
[7]   “96·1”暴雪线性对称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J].
王文 .
新疆气象, 1999, (05) :13-15
[8]   黄、渤海与山东半岛地方性降水天气 [J].
徐立华 .
海洋湖沼通报, 1996, (04) :7-12
[9]   冷流低云降雪成因的分析 [J].
李洪业,徐旭然 .
气象, 1995, (12) :21-24
[10]   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冷流降雪 [J].
熊新明 .
气象, 1983, (1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