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之后——冷战后国际安全合作新形式探讨

被引:17
作者
凌胜利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联盟; 国际安全合作; 伙伴关系; 准联盟; 包容性安全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安全合作形式,联盟在冷战后弊端增多,面临着存续困境。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致使联盟形成减少,主要原因在于联盟形成动力不足、联盟成本-收益失衡、联盟困境管理更加困难和单极霸权阴影的影响。既有联盟大多是冷战遗产,尤以美国主导的联盟居多。目前,联盟作为一种国际安全合作形式面临着矛盾增多、功能不足、行动僵化等问题。不过准联盟、国际联合阵线、议题联盟、伙伴关系这些类联盟虽具有联盟的部分功能,但却很难完全替代联盟。类联盟在安全合作上虽然更具灵活性,但其安全效力不如联盟。未来的国际安全合作形式应该更具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威胁的指涉对象会趋向模糊化;二是安全合作与经济等其他领域合作会更加统合。包容性安全合作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可以在目前的国际安全合作形式上进行改良,联盟和伙伴关系可成为包容性安全合作的重要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1]  
议题联盟: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方式[N]. 王存刚.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 (B03)
[12]  
新开局[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王帆, 2014
[13]  
制衡的逻辑[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刘丰, 2010
[14]  
美国的亚太联盟[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王帆, 2007
[15]  
Reputation, Symmetry, and Alliance Design[J] . Michaela Mat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2012 (4)
[16]   ALLIANCES IN A UNIPOLAR WORLD [J].
Walt, Stephen M. .
WORLD POLITICS, 2009, 61 (01) :86-+
[17]   ALLIANCES IN A UNIPOLAR WORLD [J].
Walt, Stephen M. .
WORLD POLITICS, 2009, 61 (01) :86-+
[18]  
Japan-Australia Security Cooperation: Jointly Cultivating the Trust of the Community[J] . Sato,Yoichiro.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 2008 (3)
[19]  
An Emerg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Beijing and Seoul?: Myths and Realities[J] . Taeho Kim.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 2008 (2)
[20]   NATO'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role in the terrorist era [J].
de Nevers, Renee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07, 31 (0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