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对自然降温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严寒静 [1 ]
谈锋 [2 ]
机构
[1] 广东药学院中药系
[2]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栀子; 低温半致死温度; 渗透调节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19 [];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8 ; 0829 ; 0907 ;
摘要
以多年生栀子为材料,对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低温半致死温度不断降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内源激素ABA含量上升,与低温半致死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 3),GA含量下降与低温半致死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2 5)。综上所述在自然降温过程中,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从而使栀子的抗寒性增强,能很好的适应栽培地的低温条件而安全越冬。
引用
收藏
页码:2238 / 22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曼地亚红豆杉对自然降温的适应性研究 [J].
芦站根 ;
周文杰 ;
赵昌琼 ;
陈京 ;
谈锋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1) :73-77
[2]   南方红豆杉抗寒性的变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J].
谢吉容 ;
向邓云 ;
梅虎 ;
谈锋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31-234
[3]   自然降温过程中草珊瑚抗寒适应性研究——水分、渗透调节物的动态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J].
黄小云 ;
向邓云 ;
谈锋 .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66-69
[4]   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脱落酸,赤霉素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J].
严寒静 ;
谈锋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195-199
[5]   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J].
严寒静 ;
谈锋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1) :91-95
[6]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7]   植物激素与抗寒力的关系 [J].
罗正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1-5
[8]  
植物激素及其免疫检测技术.[M].李宗霆;周燮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