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连芹
魏玉清
宁海春
李国锋
殷海卿
彭红兵
李俊青
韩雪
机构:
[1] 邢台市第三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
诊断显像;
纤维蛋白原;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新"的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颈动脉狭窄≥50%为依据,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315例随机分为两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173例;颈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无责任症状患者(对照组)142例。检测两组Fib、血糖和血脂水平等,按照Fib值分4个水平(Fib<2.90g/L,2.91~3.40g/L,3.41~4.00g/L,>4.01g/L)观察颈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狭窄组Fib水平和Fib水平异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Fib值的升高,血管狭窄≥50%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Fib水平升高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独立而作用最强的危险因素(OR=1.495,95%CI=1.195~2.887,P<0.01)。结论 Fib升高与症状性颈动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作用可能强于传统危险因素。为防治ICVD、调治Fib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65 / 176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