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成因初探

被引:22
作者
张虎男
陈伟光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
[2] 广东省地震局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琼州海峡; 东西; 南海海峡; 成因初探; 北东东; 海底地形; 海底地貌; 雷琼; 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琼州海峡中存在3条与其走向相同的北东东—近东西向深部断裂以及若干与之斜交的其他方向的断裂.它们主要活动于新第三纪.这些断裂所构成的破碎带,位于先成的由于南海扩张向南北挤压而形成的雷南琼北之间的近东西向构造低地中.在第四纪的历次间冰期期间,由于海面的相对抬升而被淹,又因海流的侵蚀不断加大其深度并堆积了相应时代的沉积物.至冰后期海面最后一次上升,琼州海峡才形成现今的面貌.海峡的形成过程表明,一个较大规模的构造地貌实体,一般都要经过复杂的内外动力的塑造过程,不仅要综合考虑内外营力的作用,还要考虑和区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以何种作用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94 / 6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闽粤一带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活动性 [J].
张虎男 .
地震地质, 1982, (03) :17-25
[2]   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J].
张虎男 ;
赵希涛 .
地质科学, 1984, (03) :276-287
[3]   板缘构造作用对泉州—汕头地震带的影响附视频 [J].
张虎男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3) :75-84
[4]   关于修建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可能性的探讨 [J].
张虎男 .
热带地理, 1984, (04) :193-204
[5]   海南岛的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 [J].
张虎男 ;
张福来 ;
吴泽龙 .
中国地震, 1985, (03)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