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被引:94
作者
:
陈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陈志海
戴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戴勇
郎兆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郎兆新
机构
:
[1]
中国石油大学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来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
储渗模式;
开采特征;
裂缝;
溶洞;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提出了6种储渗模式。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开采特征,结果表明: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体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见水后递减幅度最大;钻遇溶洞裂缝型储集体的油井产量中等,见水后产量递减幅度较小;钻遇裂缝基质型储集体的油井对开发贡献很小。结合油井开采特征,用统计方法预测了储集体的平面分布,与储集层建模结果对比,二者的相关性较好。图9表3参24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裂缝油藏工程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法)范高尔夫-拉特(Vangolf-racht, 1989
[12]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秦同洛等 编著, 1989
[13]
华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著, 1985
←
1
2
→
共 13 条
[11]
裂缝油藏工程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法)范高尔夫-拉特(Vangolf-racht, 1989
[12]
实用油藏工程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秦同洛等 编著, 1989
[13]
华北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著, 198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