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113例败血症的病原菌分析
被引:20
作者:
范洪伟
王爱霞
袁瑛
王辉
陈民钧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
[4]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败血症;
抗生素;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03.02.010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 :探讨引起败血症的病原菌的变迁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12月 31日 113例共 12 5次败血症的情况。结果 :2 0 0 1年间发生 113例共 12 5次败血症 ,其中复数菌败血症 18例。 12 5次败血症分离出 14 5株 (有些是复数菌 )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6 3株 (43.4 % ) ,革兰阴性杆菌 71株 (49.0 % )和真菌 11株 (7.6 % )。与我院以往的研究比较 ,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从 1982年的 31.3% ,4 0 % ,4 1.8%升至 2 0 0 1年的4 3.4 5 %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和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多见。 2 4株大肠埃希菌中有 10株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7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 :亚胺培南 92 .6 %、美罗培南 91.5 %、阿米卡星 77.9%、头孢哌酮 舒巴坦 76 .9%、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74 .6 %。结论 :近年我院临床败血症中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逐渐增高 ,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其耐药情况逐渐严重 ,有必要严格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指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