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体中榴辉岩类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9
作者
许文良
王冬艳
王清海
林景仟
刘晓春
不详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长春
[3] 长春
[4] 北京
关键词
徐淮地区; 早侏罗世; 侵入杂岩体; 榴辉岩; 包体; 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分布于皖北和苏北徐淮地区的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体主要由二长闪长斑岩组成,其形成时代为191Ma.岩体中含有大量的榴辉岩类包体,主要由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组成,它们经历了榴辉岩相高压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两个阶段.包体榴辉岩中的石榴石以铁铝榴石为主;单斜辉石主要是绿辉石和普通辉石.矿物组合及温度和压力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包体榴辉岩相变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大于1.2~1.5GPa和709~861℃;角闪岩相退化变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为0.70~1.03 GPa和666~738℃.该类高压捕虏体的发现不仅对了解华北陆台南缘深部陆壳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能对认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俯冲-碰撞-折返演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陆块南缘带早侏罗世徐州班井侵入杂岩体 [J].
林景仟 ;
谭东娟 ;
厉建华 ;
刘占声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209-214
[2]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游振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9-17
[3]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J].
从柏林 ;
王清晨 .
科学通报, 1999, (11) :1127-1141
[4]   徐州—宿州弧形双冲—叠瓦扇逆冲断层系统 [J].
王桂梁 ;
姜波 ;
曹代勇 ;
邹海 ;
金维浚 .
地质学报, 1998, (03) :228-236
[5]   鲁西地区中生代火成活动的40Ar/39Ar年龄 [J].
林景仟 ;
谭东娟 ;
金烨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3)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