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下棕壤有机碳库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汪景宽
冷延慧
于树
李双异
陈丽芳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施肥; 团聚体稳定性; 棕壤; 土壤有机碳;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9.01.020
中图分类号
S152.4 [土壤结构];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三种不同破碎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棕壤的团聚体进行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湿润是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快速湿润处理后最稳定的是CK和M4N2P1处理,湿润震荡处理后最稳定的是CK和M4处理,而在缓慢湿润后最稳定的是M4处理。有机碳水平的高低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密切相关,但影响程度因施肥类型而异。M4N2P1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最大,稳定性却不是最高,而CK处理下土壤团聚体表现出最稳定。而在慢速湿润中不同施肥影响各不相同,小团聚体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土壤团聚体湿润破碎后,有机碳含量和C/N比随着破碎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说明增施有机肥过程中有机碳促进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
李辉信 ;
袁颖红 ;
黄欠如 ;
胡锋 ;
潘根兴 .
土壤学报, 2006, (03) :422-429
[2]   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与肥力评价 [J].
陈恩凤 ;
关连珠 ;
汪景宽 ;
颜丽 ;
王铁宇 ;
张继宏 ;
周礼恺 ;
陈利军 ;
李荣华 .
土壤学报, 2001, (01) :49-53
[3]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土壤通报, 2000, (05) :193-195+241
[4]  
Aspects of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soil organic materials as revealed by solid-state13C NMR spectroscopy[J] . J. A. Baldock,J. M. Oades,A. G. Waters,X. Peng,A. M. Vassallo,M. A. Wilson.Biogeochemistry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