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下水中有机质降解过程的原位观测——以干酪根和沥青质为例

被引:5
作者
陈晋阳 [1 ]
张红 [2 ]
郑海飞 [3 ]
曾贻善 [3 ]
机构
[1]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干酪根; 沥青质; 有机质降解; 热液对顶砧压腔; 原位观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1.3 [有机合成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热液对顶砧压腔装置,对高温高压水中干酪根和沥青质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发现干酪根和沥青质在高温高压水中的热解行为存在很多的差别:干酪根不溶于高温高压水中,并保持固相状态直到发生异相降解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的液相和气相烃类化合物能够与高温高压下的水混溶,而当温度降低后这些烃类物质则从水中析出;沥青质在高温高压下首先与水混溶,混溶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继续升高发生降解反应,最终生成类似石墨结构的碳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超临界反应技术在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方面的应用 [J].
龙中柱 ;
高勇 .
化工进展, 2001, (05) :15-20
[2]   未熟-低熟烃源岩中脂肪酸的热模拟实验及演化 [J].
史继扬 ;
向明菊 ;
屈定创 .
科学通报, 2001, (18) :1567-1572
[3]   超临界水中废塑料的化学回收 [J].
邱挺 ;
马沛生 ;
王军 ;
王加宁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 (06) :10-14
[4]   纤维素超临界水解反应技术 [J].
金辉 ;
赵亚平 ;
王大璞 .
现代化工, 2001, (12) :56-59
[5]   加温时间、加水量对模拟实验油气产率及地化参数的影响 [J].
秦建中 ;
刘井旺 ;
刘宝泉 ;
国建英 ;
金聚畅 ;
王东良 ;
郭树芝 ;
于国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2) :152-157
[6]   应用激光喇曼光谱特征参数反映有机碳质的成熟度 [J].
汪洋 ;
胡凯 .
矿物岩石, 2002, (03) :57-60
[7]   煤的加水热模拟气特征对比 [J].
高岗 ;
王延斌 ;
韩德馨 ;
石军 ;
蒲秀刚 .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1) :92-96
[8]   火山热液活动对烃源岩生排烃的作用—以东营凹陷西部沙三段为例 [J].
翟庆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3) :19-21+3
[9]   油气生成过程实验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J].
邹艳荣 ;
帅燕华 ;
孔枫 ;
彭平安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75-382
[10]   多孔介质中气水渗流的微观机理研究 [J].
朱华银 ;
周娟 ;
万玉金 ;
黄立信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6) :57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