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和含煤岩系成油理论研究和演变历史

被引:13
作者
胡社荣
郎东升
潘景副
陈建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煤炭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 含煤岩系; 煤成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系统的历史和现实类比分析方法 ,对世界含煤岩系煤成油田的源岩成熟度、烃源岩类型和煤成油田形成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煤虽能生油 ,但难以形成有商业意义的油田 ;含煤岩系中泥岩是煤成油田形成的主要贡献组分 ,在含煤盆地中 ,难以形成低熟煤成油田。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J].
朱翠山 ;
郭稚弧 ;
包建平 ;
马安来 ;
黄光辉 ;
李贤庆 ;
钟宁宁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9-13+6
[2]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油气主力源岩探讨 [J].
陈建平 ;
黄第藩 ;
李晋超 ;
秦勇 .
地质学报, 1999, (02) :140-152
[3]   “未熟油”与“未熟生烃”异议 [J].
陈安定 .
地质论评, 1998, (05) :470-477
[4]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煤成油地化特征及其勘探有利地区 [J].
李建新 .
新疆石油地质, 1988, (04) :81-85
[5]   苏桥地区残殖煤的发现——兼论煤成气、煤成油的判别和我国煤成油的前景 [J].
刘德汉 ;
傅家谟 ;
秦建中 ;
史习慧 .
地球化学, 1985, (04) :313-322+401
[6]  
煤成油理论与实践.[M].胡社荣编著;.地震出版社.1998,
[7]  
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M].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等编;.科学出版社.1979,
[8]  
论地层.[M].(苏)罗蒙诺索夫(М.Ломоносов)著;马万钧译;.科学出版社.1958,
[9]  
石油地质史纲.[M].(苏)费得洛夫(С.Ф.Федоров)著;唐克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