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地层缝洞的双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23
作者
邓少贵 [1 ]
莫宣学 [2 ]
卢春利 [3 ]
张杨 [1 ]
刘来垒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
关键词
缝洞地层; 双侧向测井; 测井响应;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1.8 [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为研究缝-洞型地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建立洞穴和裂缝组合的介质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缝洞的双侧向测井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洞穴在一定尺度和范围内影响双侧向测井响应,随着洞穴尺度的增大,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降低,且深浅侧向视电阻率比值降低,但双侧向测井响应对离开井壁洞穴的较敏感范围不大于一个洞穴半径尺度。缝-洞型地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主要受裂缝影响,低角度缝双侧向测井呈现负差异,而高角度缝双侧向测井为正差异,洞穴的存在不改变双侧向测井响应深浅侧向视电阻率与裂缝倾角的匹配关系。缝-洞型地层的双侧向测井视电导率与裂缝张开度存在线性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中奥陶系优质储集层特征及断裂控制作用 [J].
罗春树 ;
杨海军 ;
李江海 ;
谢会文 ;
黄广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716-724
[2]   不同类型鲕粒灰岩储集层溶解动力学特征 [J].
王炜 ;
黄康俊 ;
鲍征宇 ;
钱一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4) :495-502
[3]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rray lateral logs and their primary inversion in reservoirs with fracture-induced anisotropy[J]. Deng Shaogui~1,Fan Yiren~1,Li Zhiqiang~2 and Sun Qingtao~1 1 School of Geo-resources & Inform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Shandong 266555,China 2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Henan 453003,China.Petroleum Science. 2011(01)
[4]   深埋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与勘探意义 [J].
张静 ;
胡见义 ;
罗平 ;
宋金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203-210
[5]   塔河油田西南部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发育特征与分布 [J].
吕海涛 ;
丁文龙 ;
云露 ;
刘群 .
现代地质, 2009, 23 (04) :699-708
[6]   裂缝性碳酸盐岩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及解释方法 [J].
邓少贵 ;
王晓畅 ;
范宜仁 .
地球科学, 2006, (06) :846-850
[7]   用正演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双侧向测井对裂缝的响应研究 [J].
史謌 ;
何涛 ;
仵岳奇 ;
柳建华 ;
马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2) :359-363
[8]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J].
景建恩 ;
梅忠武 ;
李舟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2) :336-341
[9]   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学模型及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解释 [J].
李善军,肖永文,汪涵明,张庚骥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845-852
[10]  
电法测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庚骥主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