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
被引:26
作者
:
李林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李林育
[
1
,
2
]
焦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焦菊英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杨
[
3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3]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来源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09年
/ 06期
关键词
:
泥沙输移比;
侵蚀量;
输沙量;
泥沙输移比模型;
研究方法;
成果分析;
D O I
:
10.16843/j.sswc.2009.06.020
中图分类号
: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
泥沙输移比是反映流域侵蚀产沙输移能力的指标,对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及流域治理决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对国内外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根据定义)与模型计算(通过建立泥沙输移比模型)2种。直接计算的关键是土壤侵蚀量的获取,而计算模型目前主要有因子经验模型、分布式模型与物理模型。在对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土壤侵蚀量获取方法及建立的泥沙输移比模型进行总结与评述的基础上,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一些地区,分析了其泥沙输移比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存在的3个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J].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许炯心
;
孙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孙季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29
-34
[2]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
[J].
范建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范建容
;
钟祥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钟祥浩
;
刘淑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刘淑珍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
(S1)
:157
-163
[3]
黄河下游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J].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许炯心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63
-670
[4]
云贵高原区龙川江上游泥沙输移比研究
[J].
文安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文安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信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玉宽
;
贺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贺廷荣
;
王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建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39
-141
[5]
红壤坡地侵蚀定位土芯Eu中子活化示踪研究
[J].
马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马琨
;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兆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欣
;
眭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眭国平
;
杨遂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杨遂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4)
:9
-15
[6]
洞庭湖的泥沙输移特性
[J].
黎昔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黎昔春
;
张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张水云
.
泥沙研究,
2003,
(02)
:73
-76
[7]
黄土塬区坡面及小集水区泥沙输移比变化特征
[J].
赵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赵晓光
;
石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石辉
.
山地学报,
2002,
(06)
:718
-722
[8]
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初探
[J].
景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景可
.
泥沙研究,
2002,
(01)
:53
-59
[9]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侵蚀、输移和沉积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浩
;
蔡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蔡强国
;
陈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陈金荣
;
金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金德生
.
地理研究,
2001,
(01)
:68
-75
[10]
基于核素示踪技术和WEPP模型的侵蚀产沙评价研究[D]. 郑进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7
←
1
2
3
4
5
→
共 49 条
[1]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J].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许炯心
;
孙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孙季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29
-34
[2]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
[J].
范建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范建容
;
钟祥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钟祥浩
;
刘淑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刘淑珍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3,
(S1)
:157
-163
[3]
黄河下游泥沙输移特征对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
[J].
许炯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许炯心
.
海洋与湖沼,
2003,
(06)
:663
-670
[4]
云贵高原区龙川江上游泥沙输移比研究
[J].
文安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文安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信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玉宽
;
贺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贺廷荣
;
王建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王建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39
-141
[5]
红壤坡地侵蚀定位土芯Eu中子活化示踪研究
[J].
马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马琨
;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兆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欣
;
眭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眭国平
;
杨遂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杨遂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4)
:9
-15
[6]
洞庭湖的泥沙输移特性
[J].
黎昔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黎昔春
;
张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张水云
.
泥沙研究,
2003,
(02)
:73
-76
[7]
黄土塬区坡面及小集水区泥沙输移比变化特征
[J].
赵晓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赵晓光
;
石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石辉
.
山地学报,
2002,
(06)
:718
-722
[8]
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初探
[J].
景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景可
.
泥沙研究,
2002,
(01)
:53
-59
[9]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侵蚀、输移和沉积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浩
;
蔡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蔡强国
;
陈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陈金荣
;
金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金德生
.
地理研究,
2001,
(01)
:68
-75
[10]
基于核素示踪技术和WEPP模型的侵蚀产沙评价研究[D]. 郑进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7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