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生物量动态监测
被引:12
作者:
于惠
[1
]
冯琦胜
[1
]
陈思宇
[1
]
韩兰英
[2
]
黄晓东
[1
]
梁天刚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微波植被指数;
生物量;
反演模型;
交叉验证;
甘南州;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1.04.007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2003-2007年AMSR-E每日亮温产品计算了甘南州每日微波植被指数,结合Terra/MODIS植被指数产品比较分析了两种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生物量监测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升轨6.925,10.650 GHz亮温数据的微波植被指数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其,rR2和RMSEP值分别为0.69,0.54和0.044.基于微波植被指数的草地生物量干重监测模型能反映甘南草地生物量的基本变化规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生物量逐渐增加,生长季内(5-10月)生物量产量峰值出现在7,8月份,不同草地类型生长季内的干物质产量由高向低依次为暖性草丛类、沼泽类、高寒灌丛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低平地草甸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