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演化规律与储集体分布

被引:21
作者
邵文斌
寿建峰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杭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近系新近系; 三角洲沉积体系; 沉积演化; 岩性特征; 沉积序列; 相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岩矿测试和测井等资料 ,对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古近系新近系的沉积演化和储集体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古近系新近系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发育了 4个三角洲沉积体 ,其前端或侧缘有碳酸盐岩的灰坪、云灰坪、藻丘和滩沉积。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在时间上均构成下部的退积型沉积序列和上部的进积型沉积序列。各地区发生进积与退积转换的时期不同 ,并且这种不同在沉积岩性的组合特征上有所反映。祁漫塔格和七个泉阿哈堤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干柴组上段 (E23 )中期就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这两个物源区的进积沉积层序发育时期长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从E23 中期开始就明显增加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不甚发育 ;索尔库里干柴沟物源区的区域构造活动从下油砂山组 (N12 )早期才开始加强 ,使得来自该物源的进积层序发育时期短 ,砂岩至砂砾岩的粗碎屑岩于上油砂山组 (N22 )时期开始发育 ,而相对高的湖平面期的细沉积物十分发育 ;阿拉尔物源区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148 +148-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J].
孙岩 ;
沈安江 ;
徐洋 ;
林年添 .
沉积学报, 2002, (01) :61-69
[2]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E3~1、N1、N2~1碎屑岩储层特征 [J].
沈安江 ;
朱国华 ;
寿建峰 ;
徐洋 .
沉积学报, 2001, (01) :71-78
[3]   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区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陈子炓 ;
寿建峰 ;
斯春松 ;
王少依 ;
沈安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53-58
[4]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李祯 ;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3-6+12
[5]  
中国湖相碳酸盐岩.[M].王英华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