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塞阴虚和阳虚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式枢
刘成
吴瑛
高肇基
周丽(王利)
马为民
石朝俊
梁子钧
吴秀琴
赵光焕
徐稚民
陆缨
机构
[1] 上海中医研究所
[2]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
[3] 上海浦东中心医院
关键词
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患者; 心肌梗塞; 冠心病; 陈旧性; 血液; 解剖学; 流变性; 力学性能;
D O I
10.13192/j.ljtcm.1983.08.42.wushsh.02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冠心病阴虚和阳虚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特点,我们已予初步报道.为了排除不同临床类型对其观察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自1981年以来,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陈旧性心肌梗塞为研究对象,并改进和完善了血液流变学测试方法,同时又对患者进行了心功能和甲皱微循环的检查.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49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从血液流变学探讨阴阳转化的某些原理 [J].
黄松章 ;
张毓慧 ;
胡国庆 ;
张元风 ;
周红 ;
阎佩君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 (10) :46-48
[2]   冠心病阴虚和阳虚患者血液流变性再探——附28例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 [J].
谭达人 ;
吴式枢 ;
高肇基 ;
梁璧光 ;
宋一亭 ;
季正 ;
吴菊娣 ;
陈世鸽 ;
张丽黎 ;
王纪阳 .
中医杂志, 1982, (07) :41-43
[3]   冠心病“阳虚”“阴虚”病人血液流变性的初步观察 [J].
谭达人 ;
吴式枢 ;
高肇基 ;
梁壁光 ;
宋一亭 ;
梁子钧 .
中医杂志, 1981, (08) :31-33
[4]  
血液流变学在诊断及预防医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澳]丁坦法思(L·Dintenfass),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