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的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

被引:10
作者
包富华 [1 ,2 ]
陈瑛 [2 ]
机构
[1] 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进出口贸易; 重心耦合演变; 驱动机制;
D O 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1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6 ;
摘要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已被证实,但二者在空间上有何关联?厘清二者的空间关联问题有助于深刻把握人流和物流的关系问题。文章基于系统论和发生学理论,利用重心及重心空间重叠性模型,分析1997—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的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类重心具有明显的"形似"演变特征,整体形成了"H"形连接耦合状。(2)重心空间重叠性结果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时空耦合关系;就耦合演变历程和演变形态而言,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之间经历了聚散交替并不断扩散的耦合演变历程,整体呈现"喇叭"+"X"形的演变形态。(3)就地带耦合差异而言,东、中、西部分别呈"喇叭"+"X"形"、X"形和倒"V"形的形变差异;就二者的耦合程度和稳定性而言,呈中>东>西的空间差异",反自然梯度"特征明显。(4)驱动机制分析表明,共同的经济目标是两类重心时空耦合的内驱力,人流与物流的需求差异是二者耦合演变的决定力,聚合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二者时空耦合演变的特征,东部优势是耦合演变格局形成的外推力,交通因素是"反自然梯度"差异产生的外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J].
崔学刚 ;
方创琳 ;
李君 ;
刘海猛 ;
张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1) :111-125
[2]   贸易对旅游的门槛效应和国别差异——基于中国与24个对象国的实证 [J].
陈乔 ;
程成 .
旅游学刊, 2018, 33 (11) :37-47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出入境旅游与国际贸易互动关系研究附视频 [J].
江金波 ;
郭祎 .
旅游导刊, 2018, (05) :89-93
[4]   移民对中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J].
陈瑛 ;
李芬英 ;
马斌 .
地理科学, 2018, 38 (09) :1483-1490
[5]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泰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J].
宋建林 ;
程成 ;
周泽奇 .
东南亚纵横, 2018, (04) :75-83
[6]   中国出境旅游对国际贸易的带动效应及作用机制——以中美国际旅游为例 [J].
张晓英 .
价格月刊, 2018, (05) :90-94
[7]   宁夏赴阿拉伯国家出境商务旅游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J].
赵多平 ;
王翠婷 ;
曹兰州 .
人文地理, 2017, 32 (06) :146-153
[8]   边疆山区旅游城市的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关系——以丽江市为实证案例 [J].
刘安乐 ;
王成 ;
杨承玥 ;
明庆忠 .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196-203
[9]   中国—东盟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 [J].
陈乔 ;
程成 ;
宋建林 .
广西社会科学, 2017, (10) :72-77
[10]   基于发生学与系统论的旅游流与目的地供需耦合成长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刘军胜 ;
马耀峰 .
地理研究, 2017, 36 (08) :158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