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的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

被引:10
作者
包富华 [1 ,2 ]
陈瑛 [2 ]
机构
[1] 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进出口贸易; 重心耦合演变; 驱动机制;
D O 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11.01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6 ;
摘要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已被证实,但二者在空间上有何关联?厘清二者的空间关联问题有助于深刻把握人流和物流的关系问题。文章基于系统论和发生学理论,利用重心及重心空间重叠性模型,分析1997—2016年我国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的时空耦合演变特征与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入境旅游和进出口贸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类重心具有明显的"形似"演变特征,整体形成了"H"形连接耦合状。(2)重心空间重叠性结果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存在较好的时空耦合关系;就耦合演变历程和演变形态而言,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重心之间经历了聚散交替并不断扩散的耦合演变历程,整体呈现"喇叭"+"X"形的演变形态。(3)就地带耦合差异而言,东、中、西部分别呈"喇叭"+"X"形"、X"形和倒"V"形的形变差异;就二者的耦合程度和稳定性而言,呈中>东>西的空间差异",反自然梯度"特征明显。(4)驱动机制分析表明,共同的经济目标是两类重心时空耦合的内驱力,人流与物流的需求差异是二者耦合演变的决定力,聚合力和离心力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二者时空耦合演变的特征,东部优势是耦合演变格局形成的外推力,交通因素是"反自然梯度"差异产生的外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41]   基于百度搜索的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分析 [J].
方世巧 ;
马耀峰 ;
李天顺 ;
李君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8) :190-194
[42]   欧洲七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1985-2009年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J].
赵多平 ;
孙根年 ;
苏建军 .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 (04) :121-133
[43]   中国对俄口岸城市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的研究——1993—2009年满洲里市的实证分析 [J].
赵多平 ;
孙根年 ;
马丽君 ;
王洁洁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733-1739
[44]   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基于中国2001—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玉萍 ;
郭郡郡 .
经济地理, 2011, 31 (04) :696-700
[45]   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J].
王永明 ;
马耀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1) :86-90
[46]   旅游目的地意象三维耦合结构——基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的实证分析 [J].
周永博 ;
沙润 ;
余子萍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2) :1590-1596
[47]   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重力模型的实证 [J].
李创新 ;
马耀峰 ;
张佑印 ;
高军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372-1377
[48]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J].
俞孔坚 ;
奚雪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8) :975-986
[49]   中韩出入境旅游对进出口贸易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J].
王洁洁 ;
孙根年 ;
马丽君 ;
郑鹏 .
软科学, 2010, 24 (08) :30-35
[50]   中国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分析 [J].
刘珍珍 ;
章锦河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7) :59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