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跃式概率图和组合型分析的认识

被引:2
作者
程明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纹层; 算术平均值; 推移质; 细层; 底沙; 泥沙; 分选度; 截点; 海滩砂; 概率图; 粒度分布; 沙波; 波痕; 河口坝; 水动力条件; 跃移质; 跃移沙; 组合型;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1985.04.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双跃曲线历来被认为是海滩、双向流的沉积环境标志.本文详细分析实验海滩砂、天然浪成Ripple砂及综合国内外海滩、潮流和河流体系双跃曲线资料分析,指出维谢尔关于双跃式给出“冲流——回流分界点”的解释不符实质,修正科尔默双跃试验曲线的关系;提出了凹双跃和凸双跃的形成主要是底床剪切差异和水流剪切差异所决定,并非海滩、双向流环境的特有标志;说明粒度概率图对沉积环境不是直接反映,而对搬运介质水动力条件是直接反映,所以是研究环境水动力条件的手段之一;并根据合成曲线特定形式和概率坐标的关系,提出揭示曲线结构的“组合型”分析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白沙口海湾沉积作用 [J].
李凡 ;
张秀荣 .
海洋科学, 1984, (06) :10-16
[2]   东海陆架残留沉积物的改造 [J].
沈华悌 ;
梁居廷 ;
王秀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 (02) :67-76
[3]   西江河口(磨刀门)沉积环境分析 [J].
程明豪 .
地理研究, 1984, (01) :51-65
[4]   东海沉积物粒度概率曲线的成因类型划分 [J].
李粹中 ;
王秀昌 ;
张富元 .
东海海洋, 1983, (01) :30-37
[5]   珠江三角洲现代河床砂四段式概率曲线型的探讨 [J].
程明豪 .
热带海洋, 1982, (02) :118-125
[6]   滦河体系及北戴河海岸沉积环境标志的研究 [J].
郑浚茂 ;
孙永传 ;
王德发 ;
李蕙生 ;
王世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0, (03) :177-190+255
[7]   几种现代砂的概率累积曲线 [J].
李萍 ;
王靖泰 .
同济大学学报, 1979, (02) :27-34
[8]   运用粒度分析方法探讨古代砂体的沉积环境 [J].
王慧中 ;
项立嵩 ;
张国栋 .
同济大学学报, 1979, (02) :35-50
[9]  
陆源碎屑沉积环境.[M].[德]赖内克;[印度]辛格 著;陈昌明;李继亮 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79,
[10]  
沉积岩成因.[M].[美]布拉特(H·Blatt)等 著;《沉积岩成验》翻译组 译.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