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底层历史与民俗研究——读埃里克·穆格勒《野鬼时代——中国西南的记忆、暴力和空间》

被引:5
作者
赵玉燕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埃里克.穆格勒; 《野鬼时代》; 民族志; 底层民众; 空间; 行动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穆格勒的民族志《野鬼时代———中国西南的记忆、暴力和空间》,对“空间”概念和“行动者”等概念做了新鉴定,对众所皆知的“文革”历史事件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用民俗模式的生活属性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民俗整体研究有一个理论上的整体把握;将社会理论、底层历史与民俗解读有机地勾连起来,加深我们对民俗事项的阐释深度。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可能需要长时段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社会理论的介入。埃里克.穆格勒的这本民族志著作《野鬼时代》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范。对于研究当代中国的学者来说,这本著作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非狂欢的庙会 [J].
刘晓春 .
民俗研究, 2003, (01) :17-23
[2]   中国民俗学:步入新世纪的学术思考 [J].
苑利 ;
顾军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6) :70-74
[3]   中国民俗学应如何走出自己的学术困境 [J].
苑利 ;
顾军 .
西北民族研究, 2001, (02) :28-30
[4]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J].
黄泽 .
广西民族研究, 2001, (01) :17-22
[5]   祭祀与民间行为叙事 [J].
程蔷 .
民俗研究, 2001, (01) :45-53
[6]   走进“龙牌会” [J].
陶冶 .
民俗研究, 1999, (01) :46-57
[7]   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对我国现代田野作业中的8种学者著述的分析 [J].
董晓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6) :36-43
[8]   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 [J].
张法 .
江汉论坛, 1998, (09) :58-62
[9]   龙崇拜的活化石——范庄二月二“龙牌会”论纲 [J].
刘其印 .
民俗研究, 1997, (01) :87-91
[10]   “龙牌会”初探 [J].
周虹 .
民俗研究, 1996, (04)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