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林下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75
作者
曾慧卿 [1 ]
刘琪璟 [2 ]
冯宗炜 [1 ]
马泽清 [2 ]
胡理乐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灌木层; 生物量; 回归方程; 红壤丘陵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35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林下常见的16种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单一物种以植冠面积(Ac)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和以植冠投影体积(Vc)为变量的乘幂方程来估算物种生物量,以及16种物种的混合模型来估算其生物量,并将最佳生物量估算模型应用于不同森林内灌木层生物量的估计.不同森林的灌木层生物量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以物种单一模型计算的落叶阔叶林、次生林、人工针叶林灌木层的生物量分别为4773、3175和733kg.hm-2;以物种混合模型估算的结果略低于单一模型,分别为3946、2772和840kg.hm-2.混合模型在未能对所有物种建立单一模型的情况下估算灌木层生物量时,具有简便、实用性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185 / 2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森林调查数据的长白山天然林森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J].
邢艳秋 ;
王立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1-8
[2]   千烟洲人工林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的估算 [J].
李轩然 ;
刘琪璟 ;
陈永瑞 ;
胡理乐 ;
杨风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382-1388
[3]   基于冠幅及植株高度的檵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J].
曾慧卿 ;
刘琪璟 ;
马泽清 ;
曾珍英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01-104
[4]   千烟洲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J].
曾慧卿 ;
刘琪璟 ;
马泽清 ;
张海清 ;
蔡哲 ;
曾珍英 ;
李轩然 .
浙江林业科技, 2006, (01) :13-17
[5]   江西千烟洲几种灌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J].
曾珍英 ;
刘琪璟 ;
曾慧卿 .
福建林业科技, 2005, (04) :68-72
[6]   灌木各测树因子相关性以及器官生物量相关性的研究 [J].
曾珍英 ;
刘琪璟 ;
张建萍 ;
曾慧卿 ;
蔡哲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694-699
[7]   小流域治理20年后的千烟洲植物多样性 [J].
刘琪璟 ;
胡理乐 ;
李轩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5) :766-774
[8]   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J].
闫文德 ;
田大伦 ;
何功秀 .
林业资源管理, 2003, (02) :5-7+12
[9]   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评述 [J].
胥辉 .
林业资源管理, 1997, (05) :34-37
[10]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of broadleaved woody plants in the understory of Florida Keys pine forests[J] . J.P. Sah,M.S. Ross,S. Koptur,J.R. Snyder.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