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探究

被引:28
作者
刘皎皎 [1 ]
戴玲 [2 ]
董璐 [1 ]
何瑾瑜 [1 ]
李瀚旻 [1 ]
机构
[1] 陕西省中医医院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虎杖苷;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健康的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和3种不同剂量的虎杖苷组(C1、C2、C3组),模型组和虎杖苷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成功后,A组和B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1、C2、C3组分别给予50、100和200 mg/(kg·d)的虎杖苷混悬液灌胃。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定谷胱甘肽-S-转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α、LXR-α、SREBP-1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SOD和GST含量均显著性降低,而MDA显著性升高; TNF-α、IL-6 mRNA表达均显著性增加; FBG、FNS及IR显著性升高,而ISI显著性降低。与B组比较,虎杖苷各剂量组中SOD和GST含量显著性升高,而MDA显著性降低; C2及C3组TNF-α表达显著性降低,C1、C2及C3组IL-6表达显著性降低; C2及C3组FBG、FNS及IR显著性降低,而ISI显著性升高。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组较A组PPAR-α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LXR-α、SREBP-1c蛋白表达显著性增加;与B组比较,C2和C3组LXR-α、SREBP-1c表达显著性下调,而PPAR-α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虎杖苷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胰岛素抵抗,下调脂质合成因子SREBP-1c和LXR-α蛋白的表达,减少脂质合成等关键途径来治疗NAFLD。
引用
收藏
页码:1188 / 11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进展 [J].
曾斌芳 ;
杨旋 ;
王洁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1 (02) :144-146
[2]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Evolving paradigms [J].
Amedeo Lonardo ;
Fabio Nascimbeni ;
Mauro Maurantonio ;
Alessandra Marrazzo ;
Luca Rinaldi ;
Luigi Elio Adinolfi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7, 23 (36) :6571-6592
[3]  
IL-6介导免疫炎性反应作用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伟洁,郑宏.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7(05)
[4]   虎杖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王亚运 ;
张琪 .
医学综述, 2017, 23 (05) :989-991+996
[5]   虎杖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时圣明 ;
潘明佳 ;
王文倩 ;
王洁 ;
陈常青 .
药物评价研究 , 2016, (02) :317-321
[6]   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陈剑明 ;
张声生 ;
吴震宇 ;
郭前坤 ;
高月 ;
马增春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05) :1188-1191+1294
[7]   创伤后早期炎症因子TNF-a、IL-1、IL-6的研究进展 [J].
乐海浪 ;
罗国强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04) :763-765
[8]   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近况 [J].
苏全新 ;
彭建中 .
药品评价, 2013, 10 (01) :38-42
[9]   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张霖 ;
陈育尧 ;
孙学刚 ;
吕志平 .
陕西中医, 2010, 31 (06) :756-758
[10]  
IL-6 family cytokines: Key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s biomarker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J] . Nese Unver,Florencia McAllister.Cytokine and Growth Factor Reviews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