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天然气勘探

被引:62
作者
陈宗清
机构
[1] 四川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 栖霞组; 天然气; 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的栖霞组主要为灰—灰黑色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内生屑滩相、深和浅缓坡相为主,海水较平静,生物繁茂,富含有机质,具志留系和阳新统2套较好的生油层,生气强度一般>20×108m3/km2,最高达170×108m3/km2,是四川盆地最好的优质生油层。由于灰岩结构以泥晶为主,孔渗差,储气主要靠白云岩化作用、古岩溶作用和裂缝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改善了孔隙空间,古岩溶形成了洞穴(钻具放空量最大可达4.75m),裂缝主要起着孔洞间的连通作用。尽管目前栖霞组的勘探程度尚很低,钻获的气藏较少,但也有高产气井,如自流井气田自2井栖霞组与茅口组合采已累积采气>46.6×108m3,说明潜力不小,前景乐观。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刘琪 ;
刘殿鹤 ;
蒋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444-451
[2]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 [J].
陈宗清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5) :1-11+78
[3]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林 ;
杨威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37-442
[4]   试论碳酸盐岩断层圈闭油气藏地质条件——川东石炭系断层圈闭油气藏勘探实践 [J].
陈宗清 .
地质论评, 1986, (04) :374-383
[5]   四川盆地二叠系白云岩的分布及天然气勘探 [J].
宋文海 .
天然气工业, 1985, (04) :22-23+16+6
[6]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J].
陈宗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3) :310-317
[7]   四川盆地阳新统天然气的成因 [J].
黄籍中 ;
张子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1) :12-25
[8]   四川盆地的气源与勘探 [J].
程耀黄 ;
陈盛吉 .
天然气工业, 1982, (01) :27-34
[9]  
中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地裂运动对石油等矿产形成的影响[J]. 罗志立.四川地质学报. 1981(00)
[10]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