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1982~2006年统计数据为例

被引:11
作者
刘鸿渊
闫泓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农地制度; 收入结构; 生产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本文以农业面源污染与农地制度、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以及农民收入结构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为基本的理论假设,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以四川省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 [J].
许庆 ;
田士超 ;
徐志刚 ;
邵挺 .
经济研究, 2008, (02) :83-92+105
[2]   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三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J].
刘鸿渊 ;
史青 .
财政研究, 2007, (12) :6-8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洼地效应研究 [J].
刘鸿 .
理论与改革, 2007, (04) :84-86
[4]   发展循环农业 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J].
王珍 ;
王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8) :46-47
[5]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Ⅱ.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J]. 张维理,冀宏杰,Kolbe H.,徐爱国.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7]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J].
全为民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02, (03) :291-299
[8]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 2001
[9]  
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三重效应,农民增收、节约土地、遏制腐败 .2 蔡继明. 经济学动态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