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育宝
何宇鹏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城市废弃物处理; 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强度; Kaya恒等式; LMDI加和分解法;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801007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鉴排放因子法和一阶衰减法,测算了陕西省2005-2015年的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及排放强度;利用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LMDI加和分解法,实证揭示了陕西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结果显示:2005-2015年陕西省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高达21%左右;固体废弃物处理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废弃物碳排放强度效应的减排贡献最大,经济产出效应的排放贡献最大。基于此,提出健全城市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优化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方式、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加强废弃物排放强度下降指标考核力度等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陕西省碳排放因素分解与碳峰值预测研究 [J].
冯宗宪 ;
王安静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08) :112-119
[2]   中国区域间碳排放转移:EEBT与MRIO方法的比较 [J].
张友国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 (07) :17-27
[3]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孙欣 ;
张可蒙 .
统计研究, 2014, 31 (02) :61-67
[4]  
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甲烷不确定性定量评估[J]. 陈操操,刘春兰,李铮,王海华,张妍,王璐. 环境科学. 2012(01)
[5]   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J].
李娜 ;
石敏俊 ;
袁永娜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569-1580
[6]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J].
张友国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20-133
[7]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9]  
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 肖翔.南京大学. 2011
[10]  
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分析的模型探索[M]. 科学出版社 , 邓吉祥, 2016